top of page

[评论]第五代导演是将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先驱,他们透过电影表现艺术,称得上是新时代电影界里最强而有力的一批人才。随后,第六代也同样坚持走艺术路线,但两者呈现的是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两代导演的电影各有优劣,同样是着重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但就电影整体对信息的传递,电影语言的运用,故事题材,辨识度和可看度来说⋯⋯

 

“艺术”是个极为主观的认知,其本身存在的主观性与现实中的客观和物质性难免形成落差。中国电影界在改革开放后好一段时间,“艺术”貌似成了对于电影等级划分的代名词,艺术片与商业片一直处于“不融洽”的窘境[1]。然,这两者实质上或许并不存在抵触关系,只不过是出于不同的表达需求。前者由导演透过意象传达思考及信息,而后者提供符合大众口味和心理的题材。同样的,艺术电影本身也存在不同的形态,应变不同背景和环境所造就出的需求。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五代导演是将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先驱,他们透过电影表现艺术,称得上是新时代电影界里最强而有力的一批人才。随后,第六代也同样坚持走艺术路线,但两者呈现的是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两代导演的电影各有优劣,同样是着重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但就电影整体对信息的传递,电影语言的运用,故事题材,辨识度和可看度来说,我更倾向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

 

同样反叛 效果不同

 

     如果说第五代树立的是“叛逆者”的形象[2],那么第六代的作品也同样偏执。第五代是受文革影响至深的一群,他们透过电影批判历史、反省文化;第六代的作品则呈现一种边缘化的社会景象,剖析基层人物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变得扭曲的心理。

 

     第五代的反叛可被视作为一种解放,“文化寻根”这类宏大的题材也让电影整体显得比较有“重量”,故事背后蕴含的是对传统文化非常理性的反思,因而传递极具深意的信息。反观,第六代的反叛给观众带来的反思空间却相对狭小许多。第六代导演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话题,但其电影题材本身的局限性又使其无法融入市场,而至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电影评论圈中有“第六代生不逢时”[3]的说法,对此我相当认同。第六代身处的环境下可取的素材确实有限,同样是艺术电影、同样叛逆,但在现实的映照下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第五代:虚构人物 反映现实

 

     两代的作品相较之下,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更加厚实,在题材与电影语言融洽的配搭下显得有内涵,电影中的隐喻成份也赋予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第五代鲜明地刻画人物,再不断为其注入不同的性格和情绪,从而借由人物牵引出强烈的信息。相反的,第六代导演在作品中,往往先模糊人物焦点,再利用镜头来营造情绪。这样的手法在《任逍遥》、《小武》、《十七岁的单车》,甚至是像《爱情麻辣烫》这类商业题材电影都可看见。

 

     我认为,第五代在衔接人物与信息的真实性方面略胜一筹。第五代导演电影中的人物不一定贴近现实,可借由角色所牵引出的信息却是真实存在的;而第六代却往往因为“太注重”艺术和电影氛围的传递,而不自觉地偏离了现实。第六代采用的是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但却因导演过于沉浸于自我想象空间而使得人物的行为逻辑脱轨。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两个男孩儿和其周围人物的行为逻辑并不是现实中的真实反映。

 

第五代:各异风格 多元主线

 

     再者,第五代的电影虽然都由一个主心——文革出发,导演们也一致采用电影语言来表达主观意识,但他们都各自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题材也较为多异。陈凯歌是其中哲理及组织性较强的一位,他的电影非常有层次感,就如他的作品《霸王别姬》中,不同的段落、细节相互交织,却层层分明,没有一句台词、一个段落是多余的。摄影出身的张艺谋的作品虽不如陈凯歌的有层次感,但他善用色彩及画面营造气氛,其电影中浓郁的电影语言同样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震撼。黄建新导演的风格更是独异,他走出第五代“迷恋”的乡村,驻守城市,挥别华丽斑斓的电影语言,转而注入黄氏黑色幽默,进一步贴近观众的心。

 

     对比第五代导演鲜明的风格和多元化故事线,第六代的作品便显得微弱了。第六代虽然跳脱了第五代的艺术模式,创作风格却无法与同代战友们区分开来,他们的电影题材也非常类似,大多瞄准社会的基层和边缘少年,电影的辨识度不高。此外,第六代电影的节奏太慢,导演也不重视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其中多部电影中的主角名字都无法像《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和《红高粱》里的我爷爷、我奶奶那样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的拿捏

适则唯美,过则空洞

 

     比起以人物为出发点来叙述故事,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更像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也许正是第六代导演的“叛逆”方式,他们惯以一种极端的手法来呈现社会草根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迷茫的过渡,把一个庞大的社会情绪压缩到个小框架里,可这却让电影变得很沉重、不舒服。为营造浓烈的情绪,刻意注入一些反复、繁杂的画面,或是用长镜头凝视某个持续动作,这样的节奏反让原本故事性就不强的电影显得更为空洞。故事的可看度远不如第五代。

 

     总的来说,时代造就人才。第五代处身的时代、经历的种种,都推助了他们在电影界的成就。即便“艺术”这东西是种自我表达,即便艺术不考量商业市场,但要将这种主观意识搬到大荧幕上,它就不能只是局限在自我想象当中,必须能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产生共鸣和认同感,否则它终究只是个人艺术。在电影的世界里,艺术的拿捏至关重要,适则唯美,过则空洞。在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中,我看到了唯美,得到了共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更喜欢第五代导演的电影的原因。

 

 

 

 

在电影的世界里,艺术的拿捏至关重要,适则唯美,过则空洞。

作者:黃珮琪

 

*此文章于2013年11月提交至墨尔本大学为术之用。此文章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袭及修改。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1] 陈晓云:《中国电影笔记》,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1页

 

[2] 虞吉:《中国电影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170页

 

[3] 邵岭:〈第六代:未及怒放,已经凋零?〉,刊于《文汇报》2013年4月13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