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影沒有採用浮誇的台詞,沒有豔麗的場景,沒有極端的人物刻畫,劇情的起伏波動也不大,呈現手法頗為直白,酷似連續劇的濃縮版,樸實卻也令人動容。這樣的呈現手法或許正是為了體現這一份獨屬於台灣眷村——純樸、簡單,卻讓人格外珍惜的人情味。」

 

筆者:黃珮琪 

 

*此文章於2014年6月提交至墨爾本大學為術之用。此文章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襲及修改。未經筆者允許,請勿轉載。

     「感謝這塊土地接受了我從大陸過來的爸爸,這樣的邏輯情況之下才會有我,才會有我的逗陣ㄟ,才會有我的孩子們。」盧金城導演早前受電台[1]訪問時曾這麼表示。《逗陣ㄟ》是台語詞彙,指結伴、攜同或在一起的人,可以是摯友、伴侶、同鄉人等[2]。盧金城導演執導的賀歲電影,取名 《逗陣ㄟ》, 於2013年初上映,該片講述一個關於眷村的溫馨故事,片中正是充滿了許多「逗陣ㄟ」的正能量。

 

     眷村,顧名思義是軍人眷屬住的村子。台灣眷村的出現可追溯到1945年(民國34年),日軍結束了對台灣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後,第一批國民黨軍隊登陸台灣,隨之, 憲兵、警察、警備司令部、行政官員等也陸續抵台;1949年(民國36年)國民黨又撤退了六十萬大軍,為了安置隨同部隊來到台灣的眷屬,於同年蓋建了第一個眷村[3]。其後,隨著軍人及眷屬人數增加,台灣當局也繼續追增眷村數量。

 

     眷村這一空間活躍了四十多年,從原有的外省人,到後來加入本省人及原住民配偶。由此空間可閱讀出台灣族群之間的複雜關係,正如盧導演所說,他在電影中呈現的眷村實際上不僅是「台灣族群的融合」,也是「現今台灣的縮影」[4]。最初的眷村便是個多元文化的空間,那些統稱的外省人其實來自大陸不同省份,彼此間生活習慣及文化上的差異都很大,直至後來有了本省人的加入,更形成一個突破血緣的人際結構。縱使在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等政治壓迫下,外省及本省人形成二元對立的社會關係,但眷村實際上卻打破這一刻板印象,展現了文化大熔爐的溫馨面貌。

 

     儘管語言、背景和習慣不同,生活在社會基層的台灣人及外省人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生活記憶,如養雞、種地瓜、賣冰棒和做家庭代工等[5],而電影《逗陣ㄟ》裡則又通過外省人與台灣人聯姻,講述他們之間發生的種種溫暖連結——外省老公的體貼,對孩子的疼愛,對家鄉的思念;台灣媽媽的堅強,對家人的照顧,對孩子的嚴厲;還有貫穿整部電影的眷村小孩的天真無邪。

 

     《逗陣ㄟ》背景設置在民國七十年間,講述的是台灣第二代眷村的故事,主軸人物則為劉氏一家六口。盧金城導演本身是外省人二代,從小在眷村長大的他透過電影來分享他曾經歷過的那個美好年代,以及當時的社會情況及價值觀。眷村第一代是外省爸爸配外省媽媽,而第二代則是外省爸爸和本省媽媽。本、外聯姻生下的小孩也被稱作「芋仔番薯」,芋仔是外省人的綽號,而番薯則用指本省人。電影中眷村裡的本省媽媽有很多是閩南人,客家人,甚至原住民,即便他們生活習慣上多方面都存有衝突,卻還是相處得非常融洽,街坊鄰居之間的凝聚力不容小視。

 

     電影沒有採用浮誇的台詞,沒有豔麗的場景,沒有極端的人物刻畫,劇情的起伏波動也不大,呈現手法頗為直白,酷似連續劇的濃縮版,樸實卻也令人動容。這樣的呈現手法或許正是為了體現這一份獨屬於台灣眷村,純樸、簡單,卻同時讓人感覺舒服且格外珍惜的人情味。《逗》的故事主線圍繞家庭和眷村鄰里間的相處,通過人物性格和事件傳達那個年代的夫妻之情,手足之情,父母子女情,街坊鄰居情和小朋友之間的義氣。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眷村精神。

 

*劇情概述、呈現手法及其目的

 

眷村精神:逗陣ㄟ就是要互相照應

 

     在那個年代,對於年長的一輩,婚姻的開始並不建立於愛情,而更多時候是出於一種需要,是一種互補。外省退役軍人把大半輩子獻給了國家,他們在天空、陸地奮力抗戰,最後落腳於台灣這片陌生土地,與親人朋友分離的日子格外寂寞,於是在台灣組織了自己的家庭。這些「榮民[5]」一般晚婚,所以形成了老夫嫩妻的趨勢。這樣的老少配搭在其他以眷村為主題的作品,如連續劇《光陰的故事》中都可看見。

 

     在《逗陣ㄟ》中,劉家爸爸劉杭生(外省人)和妻子劉金穗月(本省人)也是這樣的一個老少組合。然而,縱使婚姻並沒有愛情當基礎,夫妻間仍然磨合得很好。盧導演在電影中安排了劉杭生與太太的互動,以及劉太和正在談戀愛的大女兒芬芬的談話,這些都提供了讓觀眾思索的空間。當被女兒問及自己對丈夫的感覺時,劉太說不出那是愛,「什麼愛不愛我不知道啦,但我還滿需要妳爸的」。那年代父母輩的夫妻間是否真的沒有愛情?若是如此,那夫妻和睦的原因是否僅出於一份對家和孩子的責任感,或是對於另一半的感激之情? 這同時也給當下離婚率逐年攀升的社會帶來提示,我們在現實狀況允許,經濟能力充裕的情況下與相愛的另一半組織家庭,為何卻不比當年的長輩們更懂得珍惜姻緣?

 

     電影中的劉爸為了維持家庭早出晚歸,開德士賺錢,然後把收入全數交給妻子管理。即使後來得知太太為幫助小舅子和朋友合股做生意,拍賣了嫁妝,劉爸也沒埋怨她,反倒給予安慰。片中,劉爸還不時對妻子說出感謝的話語,可以見得當年夫妻間的相處靠的還有互相包容和體恤。如盧導所言,「逗陣ㄟ就是要互相照應」。

 

     此外,導演還透過女主人公劉媽媽的角色, 唱揚了台灣女性精神。慈父嚴母想必是第二代眷村,甚至是台灣家庭的共同點。片中的劉媽媽是象徵典型台灣婦女的代表:性格勤儉,為了家庭不辭勞苦, 一手包辦家中大小事務,大部份也兼職(做家庭代工)幫補家用。她們更是能為了保護孩子而不惜一切,就如當劉媽媽得知兒子國樑被本省同學欺負的時候,她即使害怕也毫不猶豫地拿起用甘蔗做的武士刀道具,偽裝成幫派老大去找欺負兒子的人算帳。這樣詼諧的呈現方式不僅給觀眾帶來笑料,也能讓人深切體會到媽媽的偉大。如此的處理方式同時也溫和地描述了外省與本省人之間在族群意識上所存有的矛盾。

  

     眷村第二代的父母普遍重視教育[6],《逗》中劉媽媽一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便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一點。同樣在本省媽媽管教下成長的盧金城導演認為,台灣媽媽是奠定孩子未來成功之路的一大功臣。他舉例說:「正如台灣現在的總統馬英九(外省人)也是因為他有個偉大的媽媽,所以才推助了他今天的成就。[7]」

 

     手足之情也是片中表達的另一大重點。導演將這一部分的中心設置在古靈精怪的劉家小妹(劉亮亮)與其哥哥、姊姊的互動。電影前段,亮亮和哥哥國樑,還有大姐芬芬的相處都非常和睦,唯獨正處叛逆期的二姐盼盼老是學著媽媽管教孩子的方式,用竹子抽打小妹。但隨著劇情推進至亮亮被困在著火的校車上,盼盼也流露出了和妹妹的手足情深,不顧自身安危衝向校車想救出妹妹。國樑在電影後段幫亮亮報名馬拉松,和亮亮在眷村裡追逐,還有對要抱走睡著的亮亮的母親說已習慣妹妹睡在自己房間的戲碼都甚是溫馨。另外,劉媽媽「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針也給芬芬和亮亮製造了窩心感人的畫面,包括芬芬搶過媽媽手中的竹子不讓她打妹妹,挺身找誣賴亮亮偷竊的鄰居女孩理論,以及給被責罰後痛哭的妹妹敷藥。

 

     再來便是電影的核心主題:本、外省族群之間的矛盾與融合。導演為傳遞這一信息,設計了劉爸爸(外省人)與雜貨店老闆陳天送(本省人)的敵對關係。劉爸與陳天送從電影一開始便因為「雞腿事件」產生磨擦,隨後陳還因為告知劉其妻子拍賣嫁妝的事而被批評多管閒事,兩人在片中也以「芋仔」、「番薯」相稱。雖是互看不順眼的戲碼,但演員卻是以風趣的方式表達,因此,看出兩人其實是口硬心軟的同時,也給電影添加了不少笑點。劇情延伸到最後,在劉家小女兒亮亮受傷入院時,陳天送更是出錢支持劉爸,說:「逗陣ㄟ,我們都是外地來的人,你從杭州來,我從嘉義來,大家有緣互相陪伴就是自己人。」片中也出現了劉媽媽反對芬芬和山地同胞林國慶交往的橋段,但他們最後還是促成佳侶。電影接近尾聲,鄰居們聚集在村子前準備去看亮亮參加馬拉松時,導演還刻意安排大家用不同的家鄉話溝通,從而顯現了眷村裡本、外省人的文化融合。即便他們之間存有文化差異及身份矛盾,卻依然能夠和平共處,並且互相支持。

 

 

 

*電影語言分析

 

眷村時代的價值觀:知足帶來幸福 分享帶來快樂

 

     《逗》運用鏡頭畫面和電影裡人物之間的互動來表現當年眷村人的價值觀,與當今社會形成落差,從而激發觀眾的深入思考。

 

     狹窄的巷子,純真的嬉鬧聲;漫長的跑道,堅定的喘氣聲——在兩種不同環境及情況下,電影以追逐的方式開頭,賽跑的方式結束,隱喻眷村孩子無論在生活條件匱乏(狹窄的巷子),還是看不到路途盡頭(漫長的跑道)的情況下,依舊勇往直前,又或是象徵眷村人民努力不懈的精神。相符於盧金城導演對那年代眷村氛圍的感慨:「那時候天底下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做的事情[10]」。

 

     亮亮在與朋友們嬉戲的途中遇到推不動攤車的伯伯,她回頭幫忙,之後看見聽不懂台語的阿姨,又停下來幫忙翻譯;將買來的糖果分給小夥伴們吃;一起被困在著火的校車上,卻先救出同伴們⋯⋯這一幕幕都敘述著孩子們無邪的童真與不受汙染的良好價值觀。此外,導演也通過「借錢」和「賺錢」的情節來表達眷村人民及子女捨己為人的精神,而這樣的情操在現代社會也是極為難得的。

 

象徵性細節 電影歌曲及配樂

 

     「黑壓壓的一片屋頂,有一個紅氣球在飄——那就是我們的村子,我們的家。」

 

     仔細觀察這部電影還能看出導演和道具組的用心,他們透過各種電影語言,各個當時盛行於眷村的文化習俗,食品,民族精神的象徵物等等,拼湊還原了更完整、真實的眷村情景。電影中不斷出現的紅氣球對眷村村民們是極能勾起回憶,非常俱象徵性的標記,因而容易激起有共同記憶的觀眾心中的暖流。電影的背景歌曲也是民國七十年間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劉文正的「你儂我儂」和風飛飛的「溫暖的秋天」。另外,電影間中也聽見了叫賣麵茶的聲音。麵茶源自北方,是早期眷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主食之一,在那個年代,許多經濟不好的家庭都是以麵茶粉代替奶粉,作為嬰兒的主食,而這個當年的替代食品已成為了現在的懷舊小吃[8]。

 

     眷村第一、二代的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因此他們多有大陸情結和愛國情操,電影中的一些小物件及背景都與這點吻合,像是國樑印有「中國興復」四個字的學校書包和漆有「共榮共存」口號酒家牆壁。 此外,村民們在馬拉松賽場給亮亮加油時,哼唱的也是陸軍軍歌。導演在角色的名字上也加入了細節,電影中年輕男子的名字中都有個「國」字——劉家長子叫劉「國」樑,芬芬的陸軍上尉男友叫林「國」慶。因處於重男輕女的年代,片中女孩兒的名字都取得比較隨意,芬芬、盼盼和亮亮都是叫起來順口但不具深意的名字。

 

     場景方面,忠烈祠和圓山大飯店等也表現出退役軍人念國念家的情懷。劉爸與小女兒在前往圓山大飯店途中一起哼唱的歌「送別」,象形的歌詞也談談地唱出劉爸的思鄉愁。雖然如此,電影整體配樂的節奏還是屬與比較輕快、開朗的,給人感覺正面,也振奮人心。搭配演員們真誠的詮釋,讓人不禁鼻酸,《逗》確實如導演說的一樣,是部讓觀眾「笑中帶淚,淚中有愛」的電影。

 

     攝製組利用四、五個地方組合成電影裡的眷村,試圖恢復當年眷村的全景[9]。在台灣眷村逐一被拆除的情況下,這無疑是為了以影像方式紀錄歷史,保留觀眾心裡那段美好的記憶畫面。總的來說,我認為電影《逗陣ㄟ》對於眷村的呈現方式是較為適當的,唯一的敗筆是電影沒有一個明確的故事主線,故事雖然以劉氏一家為出發點,但分支出去的故事線和細節太多,劇情或讓人感覺有些雜亂無章。因為設立在一個太過寬廣的大背景下,以蜻蜓點水的方式掠過不同事件,表達不同信息,所以也無法給觀眾帶來太大的震撼力 。然而,小孩子是一大功臣。他們的純真很容易感染觀眾,帶來笑料的同時,也為電影的感動指數加分。再者,由於《逗》是在小年夜播出的賀歲片,所以劇情並不是特別考究,主要是能給予觀眾溫暖,並提供思考空間。我們都曾經擁有過這樣的美好,那現在呢?

 

 

劇照:劉亮亮(汪筠書飾)和劉國樑(林暉閔飾)在片中的戲份吃重,角色勾勒出眷村二代兒時的社會輪廓,描摹當時的生活狀態以及眷村小孩勇往直前的精神。

參考資料:

 

[1] 「採訪《逗陣ㄟ》導演盧金城」。電影e族。網址:vimeo.com/60596979。

 

[2]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詞目:鬥陣(tàu-tīn)。

 

[3] 「寄情眷村時」,台北市政府新聞局策劃出版。

 

[4] 「採訪《逗陣ㄟ》導演盧金城」。電影e族。網址:vimeo.com/60596979。

 

[5] 「社論:誰自認高級就圍攻誰」,台灣新社會智庫。

 

[6] 榮民,是指1949年後隨國民黨到台灣的(退伍)軍人。——『眷村,見證台灣50年』,環球時報,2004年4月26日刊。

 

[7] 施乃綺、呂沛勳:『眷村文化簡介』, 台灣文化研究網站。

 

[8] 電影e族:『採訪《逗陣ㄟ》導演盧金城』,網址:vimeo.com/60596979。

 

[9] 「東華麵茶:傳統古早味點心」,『各地美食-鹿港吃吃喝喝』,網址:travel.yam.com。

 

[10]「採訪《逗陣ㄟ》導演盧金城」。電影e族。網址:vimeo.com/60596979。

 

[11] 同上。

bottom of page